歷史復雜且極具影響力的寺廟
交通路線
每天有五個班次的當地巴士行駛于米子站與大山之間。旺季、周末、假日可搭乘巡回巴士,從米子站到大山的各個主要觀光景點。
融合式宗教
大山被視為圣山,且曾經是苦行僧的修行中心,僧人皆放棄現代的舒適生活,居住于荒野之中。
大山寺的起源可追溯至八世紀,當時的大山是修驗道思維主要場地,此宗教結合了神道、佛教、薩滿教、山神崇拜等宗教信仰。修驗道是密教的深山苦行僧----役行者----于七世紀創立。
歷史
1868 年,在明治維新之后,大山寺受到反對佛教的廢佛毀釋運動的重創。1875 年,大山寺被迫封寺,直至 1903 年才獲準重開,成為佛教天臺宗的一部分。
本堂
雄偉的本堂大日堂,于 1928 年的火災中燒毀,直至 1951 年才得以精心重建。本堂設有地藏菩薩像。莊嚴的阿彌陀堂,其歷史可追溯至 1131 年,堂內設有三尊阿彌陀佛像,皆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