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 北海道門戶—札幌當地藝術、自然美景與美味佳肴
到訪札幌,開啟薈萃曼妙藝術與臻美佳肴的冬日夢幻之旅
札幌,冰雪藝術的城市
札幌是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擁有約 190 萬人口。札幌最負盛名的文化節日,是每年二月初隆重舉行的札幌雪祭。此外,這座現代化都市采用網格街道設計,游客可在游覽時輕松識別方向。請注意,為避免造成新冠病毒傳染,2021 年的札幌雪祭已取消。
野口勇的“大地雕塑”作品——莫埃來沼公園
野口勇(1904–1988年)是一位美籍日裔雕塑家,他被譽為 20 世紀現代主義風格的重要倡導者。他不斷將曼妙創想付諸實際,作品亦跨越雕塑、建筑及景觀設計等領域。他曾在巴黎及紐約設計建造著名的花園,并在逝世前傾注心血打造札幌莫埃來沼公園,致力于將藝術與自然美景曼妙地融為一體。


莫埃來沼公園的石階山是一座大地雕塑(左)。娛樂區的玩水設施以海灘為靈感(右)。Both photo credit: Courtesy of Moerenuma Park
游旅客可能會對此公園的前身感到驚訝,因為如今所看到的怡人美景正是由往昔的垃圾填埋場改建而來。20 世紀 70 年代,公園所在地是可處理約 270 萬噸垃圾的填埋場。野口勇到訪此地后,便決定加入將填埋場改建為公園的項目,并表示他將把遭受人類破壞的土地轉變為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莫埃來山由不可燃廢棄物及施工廢土構成。
野口勇在看到公園親臨此地前,便一直希望能創作以大地為原材創作出一件獨一無二的雕塑作品。參與改建項目后,他將整個公園視為一件雕塑作品,并始終秉持需與周圍環境相映成趣的概念來擬定計劃。公園中的兩座高山即可體現這一和諧自然的理念:它們分別是高 52 米的莫埃來山,以及高 30 米的石階山。野口勇同時設計建造了一座玻璃金字塔,并將其命名為 Hidamari,以此向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的設計建筑師貝聿銘 (I.M.Pei)致敬。

自莫埃來山的山頂向下俯視,即可欣賞到如石階山和玻璃金字塔 Tetra Mound 等景點。
據莫埃來沼公園策展人宮井和美女士介紹,從山頂往下望即可將公園盡收眼底,并切實領會野口勇將整座公園設計為一件藝術雕塑品的理念。他所打造的巨大三角形和圓形景點,細致述說著他所規劃的公園藍圖。

玻璃金字塔“Hidamari”由復雜的幾何形狀構成,同樣出自野口勇之手。
宮井女士介紹道:“冬季的公園落滿瑩瑩白雪,景色尤為迷人。”游客可以自由沉浸在野口勇的曼妙世界中,選擇滑雪橇或租雪鞋攀爬至莫埃來山山頂等方式恣情游覽。
莫埃來沼公園位于札幌市中心的東側,可乘坐地鐵或公交車前往,車程約 50 分鐘。

冬季(一月至三月),您可以在公園內付費租賃雪橇或雪地鞋。
安藤忠雄設計,獨一無二的大佛寺廟
真駒內滝野靈園的頭大佛由全球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生于 1941 年)設計。這座建筑采用寺廟結構,以山中大佛的概念進行設計,命名為頭大佛。安藤忠雄受到建筑師勒·柯布西耶和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啟發,在混凝土、自然和光影中取得曼妙平衡。頭大佛淋漓詮釋該理念,巨大的佛像與周圍景色和諧地融為一體,相映成趣。安藤忠雄因其富有創想的杰出作品榮獲諸多獎章,包括被視為“建筑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筑獎。

以混凝土回廊環繞巨大的佛像。受一天中不同時刻光照的影響,佛像呈現出不同的表情觀感。
頭大佛占據廣闊墓園的一部分。在安藤忠雄的獨特構想中,山頂處僅可看到 13.5 米高巨大佛像的頭頂部位。這是位于墓園的一座醒目新建筑,整個設計以佛像為中心,并且僅露出佛像的頂部,激發人們的想象力以此為人們帶來更多曼妙靈感。
七月中旬,小山遍布盛開的薰衣草。Photo credit: Makomanai Takino Cemetery
隨著四季流轉,這件巨大的藝術品亦向游旅客呈現出不同的表情一面。春季的山丘一片翠綠,充滿生機;夏季盛開的薰衣草宛如鋪展開來的紫色地毯,如夢似幻。待到冬天,白雪又將此地裝點為銀裝素裹的世界。

山丘中有一條隧道,可引領游旅客往返于塵世和神圣的空靈之境。
游旅客可通過山丘中的混凝土隧道進入圍繞頭大佛而建的寺廟。穿過昏暗的隧道后,即可見到被天空光環圍繞位于天空之環中心的巨大佛像。

游旅客穿過隧道即可到達巨大佛像所在地。
大佛所處的空間無屋頂。冬天,白雪覆蓋巨大佛像的頭部和身體。忍受嚴寒的巨大佛像不僅雄偉令人難以移開目光,而且美麗更具有引人深思的啟發意義。

摩艾石像整齊排列于真駒內滝野靈園的入口。
在真駒內滝野靈園里面的內,摩艾石像及令人不禁聯想到英國巨石陣的雕塑已成為此地的矚目象征。墓地不分宗教信仰,對所有人開放,不論其有何信仰。據說復活島的摩艾石像內寄宿著先祖的精神。“mo”意指未來,而“ai”則代表生存活著,如同他們將遺產珍貴之物世代相傳給后代至遙遠的未來。在真駒內滝野靈園的中,摩艾石像是供奉獻祭先祖的象征,它所代表的深遠寓意不分與宗教信仰無關。
巨石陣附近整齊排列著墓碑,靈墓園會為親人無法前往祭拜的亡者舉行追悼儀式。此處設立墓碑以緬懷逝者,并為子孫后代帶來希望。墓園向所有訪客開放,但漫步其間請常懷敬意,有禮有節。真駒內滝野靈園位于札幌市中心的南側,搭乘地鐵約 50 分鐘即可到達。
冬天,摩艾石像及其周邊均覆蓋有皚皚白雪。Photo credit: Makomanai Takino Cemetery
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天然冰雪藝術
藝術具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各類形式,而大自然創造的藝術作品最為令人驚艷。冬季前往國家公園,是欣賞曼妙自然藝術的絕佳機會。鄰近新千歲機場的支笏湖是一個火山口湖,以絢麗的色彩及廣受歡迎的冰雪祭而聞名。此湖泊的清澈湖水又被用稱為“支笏湖藍”表現,支笏湖的水質自 2007 年至 2017 年連續 11 年被日本環境省評為全國最高水質等級。

支笏湖是火山口湖,約 32,000 年前因火山活動而形成。Photo credit: Chitose Tourist Association
每年冬天,支笏湖沿岸都會舉行千歲支笏湖冰濤節祭。每年 1 月下旬至 2 月,此地將展出約 30 件大小不等的冰雕作品。該活動計劃于 2021 年 1 月 29 日至 2 月 23 日舉行。*COVID-19 疫情局勢可能會顯著影響活動祭奠的舉行。

冰雕在陽光下閃爍著藍色的迷人光芒。Photo credit: Chitose Tourist Association
冰雕制作藝術家使用湖水噴灑他們的作品,湖水凍結后即可為雕塑添飾獨具韻味的自然元素。據千歲旅游協會的活動祭奠主辦人 Kazuhiko Maeda 先生介紹,約有 15 名工作人員在近三個月的時間內創作了這些藝術品。在最后一個月,工作人員會在夜間,氣溫可能降至 -20 攝氏度或更冷的情況下,對雕塑進行最后修飾。

夜晚,繽紛的燈光點亮了迷人的冰雕。 Photo credit: Chitose Tourist Association
白天,冰雕作品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極具辨識度的“支笏湖藍”。夜晚,夢幻般的燈光照亮曼妙的冰雕作品,打造出令人神往的冬季仙境。參觀與冰濤節祭的游旅客可欣賞到工藝匠人如何應用清澈湖水與寒冷環境,創作出以大自然為靈感源泉的卓越藝術作品。
札幌是美食愛好者恣情體驗臻美佳肴藝術的最佳場所
在旅行中暢享當地美味佳肴已成為一大近年的潮流趨勢,美食家總是熱衷于探尋及品嘗各地的獨有美食及其品味體驗。在札幌,您可以恣情品嘗從高級壽司到暖心咖喱等各式美食,充分體驗北海道當地的特色佳肴。
刺激五感的藝術性壽司
壽司姫沙羅是一家高級餐廳,那里的其壽司師傅可將新鮮活的海貨海鮮搖身變為曼妙的藝術性壽司,令人贊嘆不絕。此餐廳位于札幌西部的圓山公園地區,曾榮獲米其林二星的殊榮。壽司師傅兼店主田中彰先生親自挑選鮮美食材,精選源自北海道及日本各地的最新鮮海產。

每一種食材都經過精心料理,傾力打造出兼具美感與美味曼妙滋味的握壽司(手握壽司)。Photo credit: Himeshara
使用當季鮮美食材匠心制作的“壽司與伴酒菜的姫沙羅套餐”是菜單上的唯一菜品。此創意套餐從以壽司開始,之后端上各類小碟子盛裝的菜品,最后以握壽司收尾。每一道菜品均配有日本清酒佐餐,臻享獨有美味。


琳瑯滿目的小碟子餐盤,均由北海道當地新銳藝術家傾情創作。(左) 餐廳的內部沒有多余的裝飾簡約內斂,讓賓客可專注于品味位鮮美食材。(右) Both photo credit: Himeshara
壽司師傅兼店主田中彰先生堅信,只有在以豐富漁獲聞名的北海道,才有可能縱恣情使用高品質的鮮美海鮮。他精心挑選優質的海鮮及大米,通過以充滿藝術表現性的擺盤,不斷傾力創作出滿足各類感官的壽司盛宴。他沿襲江戶前壽司的料理風格,依據當日海鮮的新鮮品質發揮創想,采用如腌漬、小火慢燉或添加醋與鹽等不同的料理方式。以精細手法料理餐點,致力于凸顯各類海鮮的獨特美味。


37 年來,田中彰先生不斷親力親為鉆研壽司及日本料理。 Photo credit: Himeshara
“全蝦配料”是這位壽司師傅展現精致擺盤的示例之一。田中彰先生先將一整只生牡丹蝦擺放為螺旋狀,再使用蝦醬內臟將其填滿,最后點綴蝦卵。如此精心制作,可淋漓凸顯出鮮蝦的濃郁風味,。再以清酒佐餐,襯顯曼妙滋味。在壽司姫沙羅用餐是體驗日本美食文化精髓的絕佳機會。

“全蝦配料”的創意美感已獲注冊設計認證。(左)壽司與日本清酒的頂級絕配。(右) Photo credit: Himeshara
湯咖喱:薈萃北海道風味的美味菜肴
“湯咖喱”是一道在札幌廣受歡迎的美味菜品,以在辛辣咖喱湯中烹煮大塊蔬菜及肉為特色。米飯則分開供應。據說此菜品起源于 20 世紀 70 年代,當時札幌的一家咖啡店供應有添加印度辛香料的特制咖喱飯,藥膳同時搭配健康的香草湯。湯咖喱是極具人氣的當地美食,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它已深植于札幌的美食文化之中。如今僅在札幌,便有超過 200 家的特色湯咖喱餐廳。
心湯咖喱心自 2001 年創建以來,便在湯咖喱界占有領銜地位。其招牌菜更被列入 2017 年版的米其林北海道指南。心湯咖喱心的總店位于札幌車站的北端,自札幌車站步行 20 分鐘(約 1.5 公里或)即可到達。
特色菜品“湯咖喱與帶骨雞腿”中放有一整只大雞腿。Photo credit: Soup Curry Cocoro
主廚開加津也先生擁有藝術背景。他的代表性菜譜是以法式料理為基礎,搭配斯里蘭卡的咖喱辛香料、日式高湯及四川黑胡椒的辣度。他將雞肉、豬肉、牛骨、蔬菜、野菜、香草及其他食材以小火持續慢燉 10 小時以上,制作出具備獨特溫潤甘甜及濃郁滋味的辛辣湯品。
“海鮮湯咖喱”使用如蝦、扇貝、魷魚及蛤蜊等大量海鮮。Photo credit: Soup Curry Cocoro
開加津也先生使用的食材均嚴選自北海道,包括鮮美海鮮,以及源自札幌東部夕張市的“Nanatsuboshi”大米。該類大米的谷粒硬實,帶有精致甘甜味,可與鮮湯完美搭配完美。湯咖喱采用被稱為“北海 50 號”的獨特土豆制作,并由與餐廳合作的專門農場精心培植。主廚將整個土豆煮至半熟,之后輕微油炸,烹制出松軟而富有彈性的曼妙口感。

特色菜品“帶骨雞腿湯咖喱與帶骨雞腿”的雞肉采用小火慢燉,使肉質極為軟嫩且骨肉分離。其他廣受歡迎的菜品包括“雞肉蔬菜湯咖喱”,以及冬季限定的“廣島牡蠣湯咖喱”。

心湯咖喱設有西式及日式座位,并提供有中、英文版菜單。Photo credit: Soup Curry Cocoro
資訊
莫埃來沼公園
壽司姫沙羅
心湯咖喱心,札幌總店
相關鏈接
札幌觀光協會